2008年11月20日 星期四

百般巧詐,不如本份為人

百般巧詐,不如本份為人!
從:《士可殺不可辱》談起

新紀元學院5主任人馬辭職,拋出一大理由:“士可殺不可辱”。乍看之下,實在欽佩,有英雄骨氣,真不愧是讀書人也!
《禮記·儒行》有云:“儒有可親而不可劫也,可近而不可迫也,可殺而不可辱也。其居處不淫,共飲食不溽。其过关可微辨,而不可數也。其刚毅有如此者。”
译文如下:“ 儒者可以親近而不可威脅,可以接近而不可逼迫,可以殺害而不可侮辱。他們的日常生活不奢侈緃任,飲食不丰美。對他们的過失可以委婉地批评,却不可當面指责。他们的剛毅就是如此。”
這就是所謂“儒”者的刚毅性格:是吃軟不吃硬,只能动之以情,曉之以理,連當面指責都不可以,否則宁可去死,也不願受侮。
古之士儒,把尊嚴氣節看得很重,不願受折辱而生存,才有“士可殺不可辱”的名句。
古時名士,的確有很多是“慷慨悲歌,豪氣冲天,侠義行天下,可殺不可辱,使人為之高歌擊筑,浩然长嘆。”
燕趙之士最多,近者來說,就有秋瑾女士,反清失敗被捕,慷慨就義,絕不會屈辱求存。
即為士者,指的是刚正不阿、清廉正直、高風亮節、浩然正氣的讀書人。大家尊重讀書人,是因為知書識理,德高望重,可以治理天下。所以古時“士農工商”的排行榜,“士”能排在第一位,即可知其地位之崇高。
今天的讀書人,大學畢業者稱為“學士”,再續深造,可得“碩士”及“博士”,最高榮譽者還可得到“院士”,受封者還有紳士、爵士等。曾受胯下之辱的韓信被漢高祖譽為“國士無雙”,能成為“國士”,更是無上光榮。這些士者,都是學有專長的睿智之士,才華出眾的社會精英,有貞貞骨氣,怎不令人崇仰?
但是高者未必賢,歷史上那些賣國求榮、貪官污吏、魚肉百姓、漢奸走狗、出賣民族利益……等等,如秦檜、汪精衛者,那個不是博學多才的精英呢?
問題就在於讀書人,是否成“人”。最重要的是學習做人的道理,要有德行。
德行好,才能越高越好,品德不好,才能越高,則越會做壞事,越懂得諉過飾非,蒙騙大眾,就如陳水扁。
所以道德才是做人的骨幹准則,否則,一個讀萬卷書的“學士”,就會走火入魔,成為“邪士”。這些“邪士”,懂得粉飾包裝,有華貴外表,看得見的部分像是高貴的人,看不見的部分,己經不是人了,危害國家社會就更可怕了。所以才有警世名言:“不要看外表美麗的衣裳,要看內里的心腸。”要評估一個人,是看他的品德,不是看他的才幹。所以說:一個讀萬卷書的邪士,反而不如一個目不識丁的端人。
縱觀今日社會,治安敗坏,貪腐盛行,那些浸泡在政治染缸的高官顯要,或是華團里的假公濟私,冥頑不靈者,猶如糞坑里的石頭,又硬又臭,打不知痛,罵不知羞,那里还能找出幾個有貞貞傲骨的士大夫好漢?
但是“士可殺不可辱”多是死後才被人傳頌的句子,很少生前拿來自詡的,它與“忍辱負重”則是相反。
歷史上有很多是“忍辱負重”而完成偉業的,韓信能受胯下之辱,才成為大將,為國效勞;司馬遷受了男人最恥辱的宮刑,忍辱完成《史記》;越王勾踐亡國被虜,臥薪嚐膽復國 ……。這些名人故事很多,相比之下,“忍辱負重”者肩負興國新民的使命。金以剛折,水以柔全,而“士可殺不可辱”者,除了表現一時的剛氣之外,卻完成不了大業,毫無可取。
再者,讀書人應懂得謙遜,就像河越深越無聲,所以很少人會自誇自譽,自稱為“士”的。就像“知書”的商人,是不能自稱為“儒商”的!這些“士”者或“儒商”,是可以被人稱譽,但不能自讚,否則就會被人形容為:“臭鴨疍,自誇讚。”有麝自然香,不必當風揚。
所以任何人要把自己形容為“士可殺不可辱”的高潔剛正之士,必須反躬自問,自己的德行是否配合?若是裡外不一,金玉其外,敗絮其中,用上此句,只有令人貽笑,恰似當婊子的,高談貞節,自取其辱。
新院事件,這些辭職者只是為了挺柯,搞風搞雨,除了做個忠貞的跟隨者外,看不出有什麼氣節可言,只不過看到院長被董總特大否決不被續聘,這些不守清規的鬧事者,看到大勢已去,該就引咎辭職,新院理事會也本應採取紀律行動對付,與其百般巧詐,不如本份為人,誠信為本,不要隨便自譽為“士”,以免自取其辱!

2008年11月7日 星期五

從士可殺不可辱談起

百般巧詐,不如本份為人!
從:《士可殺不可辱》談起

新院5主任人馬辭職,拋出一大理由:“士可殺不可辱”。乍看之下,實在欽佩,有英雄骨氣,真不愧是讀書人也!
《禮記·儒行》有云:“儒有可親而不可劫也,可近而不可迫也,可殺而不可辱也。其居處不淫,共飲食不溽。其过关可微辨,而不可數也。其刚毅有如此者。”
译文如下:“ 儒者可以親近而不可威胁,可以接近而不可逼迫,可以杀害而不可侮辱。他们的日常生活不奢侈緃任,饮食不丰美。对他们的过失可以委婉地批评,却不可当面指责。他们的刚毅就是如此。”
這就是所謂“儒”者的刚毅性格:是吃软不吃硬,只能动之以情,晓之以理,連當面指責都不可以,否則宁可去死,也不愿受侮。
古之士儒,把尊嚴氣節看得很重,不願受折辱而生存,才有“士可殺不可辱”的名句。
古時名士,的確有很多是“慷慨悲歌,豪气冲天,侠义行天下,可杀不可辱,使人为之高歌擊筑,浩然长叹。”
燕趙之士最多,近者來說,就有秋瑾女士,反清失敗被捕,慷慨就義,絕不會屈辱求存。
即為士者,指的是刚正不阿、清廉正直、高風亮節、浩氣正氣的讀書人。大家尊重讀書人,是因為知書識理,德高望重,可以治理天下。所以古時“士農工商”的排行榜,“士”能排在第一位,即可知其地位之崇高。
今天的讀書人,大學畢業者稱為“學士”,再續深造,可得“碩士”及“博士”,最高榮譽者還可得到“院士”。曾受胯下之辱的韩信被汉高祖誉为“国士无双”,能成为“国士”,更是無上光榮。這些士者,都是學有專長的睿智之士,才華出眾的社會精英,有貞貞骨氣,怎不令人崇仰?
但是高者未必賢,歷史上那些賣國求榮、貪官污吏、魚肉百姓、漢奸走狗、出賣民族利益……等等,如秦檜、汪精衛者,那個不是博學多才的精英呢?
問題就在於讀書人,是否成“人”。最重要的是學習做人的道理,要有德行。
德行好,才能越高越好,品德不好,才能越高,則越會做坏事,越懂得諉過飾非,蒙騙大眾,就如陳水扁。
所以道德才是做人的骨幹准則,否則,一個讀萬卷書的“學士”,就會走火入魔,成為“邪士”。這些“邪士”,懂得粉飾包裝,有華貴外表,看得見的部分像是高貴的人,看不見的部分,己經不是人了,危害國家社會就更可怕了。所以才有名言:“不要看外表美麗的衣裳,要看內里的心腸。”要評估一個人,是看他的品德,不是看他的才幹。
縱觀今日社會,治安敗坏,貪腐盛行,那些浸泡在政治染缸的高官顯要,或是華團里的假公濟私,冥頑不靈者,猶如糞坑里的石頭,又硬又臭,打不知痛,罵不知羞,那里还能找出幾個有貞貞傲骨的士大夫好漢?
但是“士可殺不可辱”多是死後才被人傳頌的句子,很少生前拿來自詡的,它與“忍辱負重”則是相反。
歷史上有很多是“忍辱負重”而完成偉業的,韓信能受胯下之辱,才成為大將,為國效勞;司馬遷受了男人最恥辱的宮刑,忍辱完成《史記》;越王勾踐亡國被虜,臥薪嚐胆复國 ……。這些名人故事很多,相比之下,“忍辱負重”者肩負興國新民的使命;而“士可殺不可辱”者,除了表現一時的刚氣之外,卻完成不了大業,毫無可取。
再者,讀書人應懂得謙遜,就像越深的江河越無聲,所以很少人會自誇自譽,自稱為“士”的。就像“知書”的商人,是不能自稱為“儒商”的!這些“士”者或“儒商”,是可以被人稱譽,但不能自讚,否則就會被人形容為:“臭鴨疍,自誇讚。”有麝自然香,不必當風揚。
所以任何人要把自己形容為“士可殺不可辱”的高潔刚正之士,必須反躬自問,自己的德行是否配合?若是裡外不一,金玉其外,敗絮其中,用上此句,只有令人貽笑,恰似當婊子的,高談貞節,自取其辱。
新院事件,這些辭職者只是為了挺柯,搞風搞雨,除了做個忠貞的跟隨者外,看不出有什麼氣節可言,與其百般巧詐,不如本份為人,誠信為本!

有私乃亂無私自公

有私乃亂 無私自公
董總特大,以10票對3票通過不續聘柯嘉遜博士為院長,那是一項明智的決定,証明董總主席葉新田博士受到全馬絕大多數董聯會州屬的支持。那些對葉君蓄意抹黑者,企圖要把葉君拉下馬,應該看得明白,新院續聘院長的鬧劇,已成了醜劇,就其因,只不過是為了一些個人的“私利”,並不是什麼民族大義。因此,才像飯碗上的蒼蠅,打都不走。

新紀元學院是華社出錢出力所創辦的,新院興衰,人人有責。有人疾呼外行人不應亂寫文章,尤其在一些講座會上,很榮幸點上我的名字。我雖非圈內人,但我至少也出過一磚一瓦,就有道義的責任去關注新院事務。我出生屠夫,只因路見不平,才拔刀相助。遇文王,施禮樂;遇紂王,動干戈;尤其是那些冥頑不靈,豬狗不如的無格文人,人人得而誅之!

我沒有任何學術文憑,只有殺豬經驗,一向非常尊重高級知識份子的社會精英,尤其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。但我卻非常鄙視那些無格的文人與沒有脊骨,摧眉折腰的高級知識份子,所以時常強調:高者未必賢,下者未必愚;人貴有格,馬貴有蹄;文人無格,等於蝸牛無殼!

最近見到一些所謂高級知識份子,居心叵測,圖謀不軌,無理取鬧,盛氣凌人,專撿軟的吃,以為葉新田軟弱可欺,為了得逞所欲,動用各種痞邪手段,非把葉君幹掉不可。因此,對葉新田作種種邪惡的人身攻擊,尖酸刻薄,一而再,再而三,像一個潑婦,喋喋不休,以掩飾不良意圖,正如俗語所說:“小人說話多,壞戲鑼鼓多。”假話千遍如糞土。

不管狗兒怎麼吠,駱駝不予理會,今天讓數字說了話,星洲日報把投票成績拍攝登出,可讓讀者領悟:10票剛好是兩個“正”字,3票難於扶“正”,卻成了“下”字。狗肉上不了神台,其意讓讀者自行猜測。由此可見,葉新田是受到董總的委託和強有力的支持,新院事件,絕非是他個人獨斷獨行。

造燭求明,讀書求理。作為知書识理的高級知識份子,尤其是評論寫作人,更要有良知和原則,而不是反反覆覆,吹毛求疵,見利忘義,昧著良心說瞎話。俗語說:“易漲易退山溪水,易反易覆小人心。”顯而易見,那些反覆小人,抨擊葉新田者,多是涉及個人恩怨,甚至私人利益!

讀過歐陽修《朋黨論》者都知道:君子有君子的朋黨,小人有小人的朋黨。君子與君子,以同道為朋;小人與小人,以同利為朋,利盡則交疏。而新紀元學院的鬧劇,在很大的程度上,是牽涉到一些“利”的問題,有人結黨營私。

事情發生了幾個月,所有人物像跑馬燈似的一個一個出場上演亮相,有人挺葉,有人反葉,各說各是,豆腐青菜,各有各愛。“邪理萬千條,真理只一條。”孰是孰非,是非兩端已擺明,問題在於誰渉及私人利益。

無私者公,假如大家都是為“公”,誰做都一樣,那還有什麼好爭執?問題就在於“公”與“私”。私心是一切罪惡的根源,老殘游記的劉鶚有一句名言:“人人營私,則天下大亂。”今天新院之亂,說穿了只不過是一個“私”字。

假如為公,只要選賢與能,就沒有什麼好爭執。因為出任新院理事,出錢出力,任勞任怨皆為公。而受薪者,是為職責而工作,性質就完全不同了,必須受到理事會的管制!但是,今天新院卻一反常態,受薪者反而想要駕馭理事會,甚至酷似搞“台獨運動”,無理取鬧,誇讚立功立德。好要別人誇,癢要自己抓;道己長者便是短,諉過飾非是小人,那有受薪者咄咄逼人,逞能逞雄?

義感君子,利誘小人。有人因為渉及私人利益,唇齒相依,才大力挺柯。比如有人籌組公司,涉及供應器材文具印刷等等,還有一些不可告人的隱議程,唯恐理事會一旦撥亂反正,步入正軌,那些靠“爛”來生存的人,將會失去即得的利益。因此,做賊的心虛,才會先發制人,興風作亂。

那些尋找私利者,就像老鼠找米仓,蒼蠅愛糞坑,那里有“坑頭”那里鑽。常言道:“染缸拉不出白布”。政壇是個大染缸,有人以為自己是滴聖水,能把染缸變白,所以才有“打入國陣,糾正國陣”的天真謬論和幻想。結果有人策劃把董教總的女兒嫁出去,豈知:“嫁雞隨雞,嫁狗隨狗,嫁著狐狸滿山走。”這些董教總的女兒,嚐到了政治的甜頭,反臉不認娘,還反咬一口。今天,這些吃不到甜頭的謀士,只好兜著走,從政治大染缸跑出來,就想在新紀元樹立據點,作為平台,假公濟私,不惜搞風搞雨,作亂華教!

無私天下自公,希望大家看得清,辦公事者,不要涉及私人利益,新紀元一定要依章行事,妥善管理,正本清源,杜絕後患。因此,新紀元(非營利)理事會,一定要堅定立場,選賢能,遠小人,新院才能興復;選小人,遠賢能,新院必然傾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