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8年9月4日 星期四

承認獨中文憑,“按華”變“安華”!

安華表示,一旦民聯執政,將以開放的的態度來看待承認獨中、台灣或中國的學術文憑課題。
安華的這項宣佈,凡有血性的華人都會感到欣慰,因為華教被打壓50年,步步退縮,瀕臨絕境,而今又面臨英文教數理的問題,華教的長堤,將臨崩裂。安華猶如急時雨,大家翹首以待,希望華教能絕處逢生!
聲稱916之後將會執政當首相的安華,姑不論是否會實現其夢想,但是他已宣稱,要當全民的首相,公平對待各民族,從峇東埔補選的狂勝,已証明他獲得各族人民的支持與擁護。我們希望他真的以“公正”來對待華教及各種民生課題,以符合該黨的“公正”名稱,不要像國陣的“天秤”,標榜公平,自欺欺人。
安華原是來自巫統,後被開除,身陷囹圄,現是國陣的主要勁敵,而國陣為了要打擊他,無所不用其極,而華基政黨,為了表示對巫統的孝忠,亦步亦趨,跟隨其主子,對安華百般鞭笞,要競選馬華會長的翁詩傑,還把“安華”說成“按華”!
這個“按”字很妙,很快會令人想到“按摩”,“按摩”須要用手來壓,“按華”的意思就是“按壓”華人,也就是“打壓”華人。一字之差,就把一個漂亮的“安華”的名字給醜化了,翁詩傑怎不是一個高才?
在峇東埔的補選中,翁詩傑替阿力夏站台,說“安華”是“按華”,其主要論點,是說安華在當教育部長和副首相時,以高壓手段打擊華教等等,說安華是一個前後矛盾,不可信賴的人!可惜峇東埔的華人,不懂鑒賞他,在826以票數回應了他,約80%的華人選民,把票投給安華!
翁詩傑的論點是對的,只是他忘記了安華當時是身在國陣的巫統,必服從巫統的權威與政策,聽命於黨鞭。翁詩傑的言論,等於印證了巫統打壓華教!因為安華所為是執行國陣巫統的強權政策。
華人重視教育,華教已有百多兩百年的歷史,全國華文中小學,絕大多數都是在獨立之前,由華人出資興辦的。獨立之後,我們當了國家的主人,華校反而一至受到箝制與打壓,各種問題一籮籮,令華社窮以應付,就以小學的數目來說,獨立之前,全國有一千三百多間,至今卻只剩下一千二百多間(包括數十間微型小學)。華小不但沒有增加,反而減少!
在這一千二百多間華小裡面,友族學生約有六、七萬名,峇東埔的國陣候選人阿力夏就是華校生之一。假如每一間大型華小的人數,以一千名為准,就要60至70間的大型華小來收容這些友族學生。而華校受到種種不公平的對待,絕非始於安華!
長期以來華人權益受到蚕蝕,中學被迫改制,華小師資不足、學額不足、撥款不足……..,要靠華社天天籌款資助。馬哈迪曾說過,國家所得稅有七、八十巴仙是華人繳付的。華人除了要盡國民義務,繳納所得稅,還要繳付“第二所得稅”----教育費,也等於資助了全國六、七萬名的友族學生。
華人出錢出力,興學辦校,為國培育英才,還要受到不平等的對待。今天安華不在國陣,各種問題不但加劇,而且變本加厲,華小要面對數理英化的嚴重危機,若強制執行這項政策,華小就會步上中學改制的後塵,華教之根恐怕就要連根拔起,名存實亡!
這是國陣巫統長期處心積慮,要貫徹一種單元教育的政策,又豈是安華所為?只有那些昧著良心的政客,才會顛倒是非,誤導人民,嫁罪安華。
安華來自國陣,當知國陣事。他受到羞辱,受到暴力的對待,留下永生難忘的“熊貓眼”記憶。試想,一個國家的第二號人物,竟受到如此的屈辱,何況普通百姓呢?但他剛強,他的委屈,讓他了解國家弊端、民間疾苦、人民所需,他決定改弦易轍,成立兩線制,領導民聯,以開明的態度,要公平對待各族,也給國家帶來新機。安華不但可以“安撫”華人,讓華人“安心”,從“按華”到了“安華”。
華教長期受到打壓和不平等的對待,今天面臨存亡時代,在即將溺斃的時刻,即使看到一根稻草也要抓,更何況是一個救生圈呢?
今天安華拋出將考慮承認獨中和中台文憑,是華社久旱所期待的甘露,從民聯掌政的吡州,最近宣佈將撥出一千公頃的土地予九間獨中,協助以地養校,檳州政府也宣佈,從明年起,每年將固定撥出一百萬資助州內的五間獨中,這就是仁政之一。我們華人沒有理由不相信他,難到還要相信一個50年來,不斷千方百計打壓華教的政權嗎?
高者未必賢,下者未必愚,峇東埔的選民,並不是愚民,他們已經作了明智的選擇,拒絕了種族極端主義。
高節流芳千古,屈膝遺臭萬年。希望華基政黨領袖,應以民族大義為重,伸張正義,為民請命,活出尊嚴,不要為了一頂烏沙帽,屈辱求存!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