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8年3月28日 星期五

三思終有益 百忍永無憂



新春佳節,時序羊年,大家喜氣洋洋,互賀新禧,吉祥如意。焉知有戶人家,興盡悲來,只因玩賭,發生口爭,竟釀成命案悲劇!
相罵無好言,相打無好拳,才導至這宗慘案的發生,令人悲傷不己。我與死者及其家屬,都是舊時相識。前往坐夜弔喪,親友莫不悲憤,發出聲聲的怨歎:本是同根生,只是口角之爭,又無深仇大恨,為何演變至此?
此宗命案,也是現實生活的教材。只要我們打開報紙,幾乎天天都可以看到各種殘無人道的案件,令人髮指。可見今天社會,人性泯沒,恐怖暴力事件,層出不窮,真是令人不寒而慄。這些悲劇,很多都是因為芝麻小事而引起,卻因一時的“怒氣”而喪失理性,“發怒”演變為“殺戮”,鑄成大錯。盲攻蠻斗非真勇,只因為咽不下一口氣,而忘了氣能傷身,是把別人的錯誤拿來懲罰自己。氣也是無煙火藥,一經點燃,猶如星火燎原,就很難收拾。
人有七情六慾,就是:“喜恕哀樂愛惡欲”。20多年前,我在一家著名酒樓,看到牆上掛有很多名家中堂書法,其中一幅是“喜恕哀樂愛惡欲”的醒世格言。這位老闆可說是頗有儒雅之風,敬嘆之餘,我立即把內容抄錄如下:“喜恕哀樂愛惡欲,一有動於心,則氣便不平。氣既不平,則發言多失。七者之中,唯怒為難治。又偏招患難,須於盛怒時,堅忍不動,侯心氣平時,審而應之,庶幾無失!”
這則佳言,勝過美味佳餚,可作為處世之寶。它一語道出七情之中,以怒最難治理,又最易招惹患難。它教導大家,如何平息怒氣,化險為夷。也就是:“退一步海闊天空,忍一時風平浪靜。”符合能忍自安的道理。
可是,忍字心頭一把刀,很多牛脾氣的人就是無法忍受怒氣,心浮氣躁,衝動起來,失去理性,一時魯莽,才會種下無窮的禍患。俗語說:“怒從心上起,惡向膽邊生。”就是這個道理。同時先賢有言:“涵養怒中氣,慎防順口言。”發怒之中,心腹皆為人所窺,最易看出一個人的涵養。
每個人都會發怒,只是程度不同罷了。盛怒時,血管暴脹,血球受損,血壓升高,有害健康,周瑜就是被諸葛亮活活氣死的。一個動輒發怒的人,往往忽略憤怒時的舉動會帶來嚴重的后果。患生於忿怒,禍起於纖微。尤其是那些硫磺腦袋,點火就著,更具危險。我本身就經歷過多宗可怖的事件。
20多年前,有一間公會沒有座辦,會務無法操作,該會袞袞諸公,苦苦要求我暫時來協助。我是做小本生意的,怎會開倒車,捨棄自己的生意而去領取那微薄的薪金?但在他們多次央求之下,終於軟化了下來,義不容辭,當起臨時座辦。
有一次,我左手挾住公事包,從財政老爺的辦公室開門出來,就碰上一名怒氣沖沖的女人,一言不發,舉拳朝我頭部猛打下來。這突如其來的攻擊,一時驚愕,為了自衛,我舉起右手一擋,馬上逃之夭夭。
這莫名其妙的突發事件,事態嚴重,我立即到其中一位領導者的家去報告有關事件。消息馬上傳開來,有一批黑道人物正要追殺我,說我當街打女人,欺負弱者。我被嚇得躲藏起來,很久不敢露面,當然更不敢去該公會了。
原來這位公會的女工,怪我說她在公會“煲電話粥”,不分青紅皂白就要打人,還惡人先告狀,誣告我打她。事後我才弄清楚,因為有會員投訴電話時常打不通,我向主席反映,希望用者長話短說,這位主席反而向她說是我講她“煲電話粥”,令她惱怒。
為了協助公會,沒想到,纖微起禍端,一句無關痛癢的話,幾乎遭受無妄之災。事後我才知道是一位有份量的鄉親,出來仗義執言,警告那批惡徒,替我解圍。福來不容易,禍來一句話。假如當時橫死刀下,上有老母弟妹,下有妻兒子女靠我撫養,後果不堪設想。
10年後,我在另一團體出任職務,有一位中年壯漢常到會所,並自動自發,義務協助各種工作,表現勤勉,令人激賞。大家慶幸,難得有一位熱愛公會的人。較後知道他已失業,子女眾多,大家很同情他不來工作,大家才發覺他又是一個精神有問題的人,遂決定辭退他。
誰知,他竟騎摩多尋上門來,還,就暫時給他一份打雜的工作,以應燃眉之急。豈知,一個月後,原形畢露,表現怪異,我行我素,不聽指使,還要無理取鬧,目無法紀,有時一連數天帶來一把鋸齒,兇神惡煞,要找我理論。一看到鋸齒,知他意圖不良,令我心驚肉跳,因為在甲洞也曾發生一宗命案,一名青年被人以鋸齒拉斷喉嚨的血淋淋慘劇。
所以,遇到這種人我就不敢與他們使氣。他是一個很情緒化的人,看他來者不善,早已心存戒備。為了提防意外,不吃眼前虧,我不敢打開鐵柵,只好採用安撫策略,冷靜應付,慢慢才把他說服驅走。原來他以為我是負責人而遷怒於我。
一朝被蛇咬,十年怕井繩。經過了那次恐怖的事件,我對於那些反覆無常,容易發怒,不可理喻的人,就心有餘悸,寧可甘受人欺,當作吃虧是福,敬而遠之,以避禍害。
今天青少年,血氣方剛,往往出言不遜,一言不合,就怒不可遏,互相逞強,不肯退讓,結果禍從口出,招惹禍端。古聖賢勸導我們:“血氣之怒不可有,禮義之怒不可無。”年少氣盛,血氣沸騰,就是血氣之怒。所謂禮義之怒者,是指違反禮教道義之事,比如施政不公,不孚民情者,有悖情理,當然會令人義憤填膺,引起眾怒!南宋受到金兵侵犯,岳飛“怒髮衝冠”,這種“怒”就是禮義之怒。所以那些敢怒敢言者,多是仗義之士。
憤怒從愚蠢開始,而以后悔告終。所以,釀成悲劇,才來後悔,為時已晚。
漢朝著名大將韓信,未遇之前,曾受胯下之辱,他要殺死該名地痞無賴,以他的武藝,可說易如反掌。但他冷靜一想,殺他未免太過魯莽,小不忍則亂大謀,因此甘願受辱,從該名無賴胯下爬過。假如韓信沉不住一時之怒而殺了他,早已成為階下囚,或者殺人償命,怎能成為後來的大將?
金以剛折,水以柔全,因此,凡事冷靜想一想,忍辱柔和是妙方。三思終有益,百忍永無憂;讓人一步非我弱,寬恕待人可遠害。假如能從盛怒中,堅忍不動,大事化小,小事化無,就會化戾氣為祥和,化干戈為玉帛,省卻無窮煩惱。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