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8年6月3日 星期二

水盡鵝飛恩情絕 貞節孤高烈女心

最近有一名58歲的婦女沈女士在新加坡公開徵婚後,引起報章傳媒大事報導,更有人為文聲援沈女士,贊賞她的勇敢,不顧世俗的眼光,毅然尋找老伴,慰藉心靈孤單,希望在落日的夕陽裡,留下生命餘暉的燦爛。
頭白鴛鴦失伴飛,自丈夫逝世後,沈女士單棲無伴侶,才作出勇敢的決定,誠徵老伴。以現代人的眼光來說,那是她的人權,干卿底事?只是做子孫的,因為公開喧染,感到尷尬。
可能受到沈女士的影響,已有多位五、六十歲的寡婦,公開報端徵婚,看來失婚婦女、寡婦、老婦,公開徵求老伴,可能蔚為風氣,不以為意。
大馬婦女公開徵求伴侶,在保守的禮教社會,自然引人非議。有者說,那是男女不平等的封建社會使然,為什麼男士,即使年逾七旬,還可續弦,就像一位已故太極大師,年逾八二,還可娶個二八少婦,最後鬧出老夫要躲避嬌妻的笑話,而女士卻不能?
清明節過後,一名老友掃墓回來很感慨地說,雖然俗語有言:「穿破才是衣,到老才是妻」,可是今天世道不同,看到很多夫婦,生同一個衾,死同一個穴,才可定下名份,算是夫婦。
他說,今天夫婦像是同林鳥,沒有大難來時,也會各自紛飛;即使維持到白頭偕老,都不能肯定是夫婦,臨老都會發生婚變。若其中一方先逝世,另一方不甘孤單,要另尋老伴,再娶或再嫁,又發生了變數。
難怪紅樓夢一開卷,就有《好了歌》唱到:“世人都說神仙好,只有嬌妻忘不了;君生日日說恩愛,君死又隨人去了”。像這樣死前是夫妻,死後水盡鵝飛,恩情不再,怎可定下夫妻名份呢?
宋朝有一位才女黃淑,因夫早喪而寡居。族人建議要她改嫁,她便作了一首《詠竹詩》:“勁直忠臣節,孤高烈女心。四時同一色,霜雪不能侵”。她以竹自喻,表明自己貞堅如竹,重義保節,決不改嫁。她的決心如四季常青的翠竹,永不換色,即不二夫,霜雪不侵,忠貞不移。
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歐陽修,四歲而孤,他的母親鄭氏,自誓守節,親自教他讀書。因家貧,她以蘆荻在地上練習寫字,歐陽修後來成為大文豪,故有“畫荻學書”的典故。
唐朝鮑參軍的妻子張文姬,也作了一首
《池上竹》的詩:“此君臨此池,枝低水相近。碧色綠波中,日日流不盡”。竹為林中君子,此君即指竹也。她也以竹自比,雖有旁枝低垂與水相近,竹影在池水中搖曳,溶于碧波之中,表明自己不隨波逐流的高風亮節。
近代蔣中正(介石),九歲喪父,一門孤寡,孑然無依,獨賴其母本其仁慈,堅其苦節,保家育子,以致成才,當上民國總統。
周恩來剛滿一歲,就過繼給嬸母陳氏。他的嬸母知書識禮,能吟詩作畫,不到二十歲,才華出眾。可是她嫁給周恩來的小叔周簪臣,不到一年她的丈夫不幸病逝,她年紀輕輕就守寡。她悲痛之餘,立志傾其全部精力,撫養教導幼小的大鸞(周恩來的乳名)。周恩來九歲時,生母與繼母因愁苦勞累,相繼逝世。周恩來痛失慈母良師,不忘教誨,立志報國,為中國的新生而奮斗。
胡適的父親是個教師,母親23歲便做了寡婦,那時胡適才3歲多。她是個沒讀過書的後母,勤奮苦學,含辛茹苦,教導胡適成才。曾任北京大學校長及民國第一任教育總長的蔡元培,11歲那年父親就逝世,她的母親克勤克儉,典當飾物,自立更生,來撫養培育他們三兄弟,以至成人。
大文豪魯迅的母親,也是在守寡和家道敗落的情況下,籌資讓魯迅去讀書留學,尋求救國救民的真理。老舍1歲半,父歲逝世,一家數口全靠他的母親獨立撫養。
歷史上很多可歌可泣的嫠婦作出了犧牲,培就了很多杰出的名人偉人,贏得崇高的敬仰,彤管流芳,孟母遺風。在一生之中,晚節最重要,所以她們不會有改嫁的思想。可是今天社會,是自由開放時代,不合則離,已屬家常便飯,中年喪偶,再找伴侶,也是屢見不鮮;老年失伴,再找老伴,也時有所聞。
我的父母同庚,母親十六歲來歸,有如奴隸,生活困苦,一生沒有快樂過。父親積勞成疾,四十六歲就逝世,我們母子相依為命,把一群弟妹撫育長大。母親沒受過教育,她守寡三十多年,發揮母性的光輝,母兼父職,盡了養育之責。
我們常聽人說:老年時最重要的是要有老本、老伴、老友。所謂老本,是指要有健康和金錢,老伴是老夫老妻,互為扶持,老友則可傾吐心聲。若有此三老,可以歡度晚年,當然是最幸福的了。
可是月有陰晴圓缺,人有悲歡離合,此事古難全。每人際遇不同,因此,若有良好的精神寄託,豁達的人生觀,寄情山水、琴棋書畫、花草為伴、游魚為伍、好鳥枝頭也朋友,何患孤寂之有?
相見易得好,久住難為人,況且尋找老伴,未必一定美滿,有者反而惹來老千,人財兩失,晚節不保,連老本也沒了。
老圃秋容淡,黃花晚節香,寄語老來人,三思把事量。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