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8年6月3日 星期二

從牛郎話牛

《牛郎織女》是家喻戶曉的民間神話故事,每年農曆七月七日的七巧節,就是紀念這對男女為了追求美好的愛情生活的故事,通過神話故事來反映人民追求自由、歌頌美好事物和對封建制度的反抗。
牛郎原是蔡勤、蔡和兩兄弟的老二,兄弟感情甚篤,忠厚勤勞,同耕同住,心手相連。後來蔡勤娶了一位太太,貌如桃李,可是心如蛇蝎,為了霸佔家產,挑撥離間,設計誣害蔡和。兄弟無奈,被迫分家,蔡和含冤屈辱,只分到兩畝貧瘠的薄田和一隻老牛。由於他的善良、勤勞、心地寬厚,常常幫助別人,得到天帝的孫女----織女的賞識,下嫁給他,過著男耕女織的幸福日子,受到村民的愛戴,織女還教導村民,傳授織布手藝。
可是牛郎大嫂馬氏,家道沒落,心懷歹毒,告到天庭上帝,牛郎織女的美滿良緣,便被拆散,織女關入機房裡,不能下凡,只能在每年七夕,鵲橋相會一次。
老牛原是孤苦牛郎的唯一助手,體弱無力,與牛郎相依為命。後因吃了織女的仙草,成了神牛,力大無窮,且能背伏牛郎,奔向銀河與織女相會,牛郎也因牛而留得萬古美名。
善有善報,牛郎心地善良,處在窮困挨餓時,不但沒有把老牛賣掉,也沒有鞭打老牛,反而對老牛呵護備至,疼愛有加。老牛也很有人性,對牛郎忠心耿耿,牛郎受馬氏誣告非禮,遭受村民宗族捆綁,打得皮開肉綻,老牛用舌頭舔其傷口,竟能痊癒。
這是神話故事,雖然各有不同版本,卻很有教育意義。人們對牛,毀譽參半,有褒有貶。牛郎終日與牛相依為活,而得了牛郎的美名,千古傳聞,受人敬仰。牛是有靈性的動物,牠的本性也是馴服善良,不像毒蛇猛獸的兇悍,但若被觸怒,也會野性大發,像頭野牛橫衝直撞,所以一些蠻不講理的人,時常會被人形容成像牛一般。但牛的性格也是很倔強和勇敢的,牛不喝水難按頭,初生之犢不畏虎,只因牛鼻被人所穿,才受役於人,可是很多人卻自甘被人牽著鼻子走,牛角是尖的,卻偏偏去攢,真是悲哉!
人們最常讚譽,說牠“吃的是草,擠的是奶”,甚至人類自身母奶不用,要靠牛奶來喂養自己的孩子。自古以來,牛就是人類的好助手,耕田拉車,對農業和運輸作出了卓越的貢獻,對社會文化起了巨大的作用,有崇高的經濟價值。戰國時,齊國將領田單就以《火牛陣》攻破燕軍,收復失地的故事。牛肉牛奶是人們的主要食品,皮革可以制成寒衣皮鞋等,尤其是游牧民族賴以生存的牛群,更是他們社會地位的象徵。
牛對人類社會貢獻很大,所以很多有文化素養的人,都喜歡以牛來自謙。大文豪魯迅的名言:“橫眉冷對千夫指,俯首甘為孺子牛”,豈不告訴了大家,甘為牛馬,來獻身國家社會嗎?
很多名人,出身貧寒,也是與牛為伍。王冕少年時代,替人放牛,把牛拴在柳樹下吃草,對池裡的荷花發生濃厚的興趣而學習畫荷,結果成為著名畫家和文學家;隋唐時的李密,也是替人牧牛,一心好學,乘牛時把漢書一帙掛在牛角而讀書,故有“牛角掛書”的成語,比喻勤苦好學。
牛的靈性不亞於人類,“老牛舐犢”,就是比喻父母對子女的慈愛。老牛舐犢情深,從無傷害其子女,可是作為萬物之靈的人類,卻時時發生父母虐兒的悲劇,真是人不如畜!
由於牛的體形高大健壯,精力充沛,默默耕耘,成為農家之寶,應該受到尊重,可是人們反而鄙視牠,視為奴才,作牛作馬,稍一怠慢,無情的籐鞭還要抽打在牠的身上,所以在動物中,耕牛是最苦的,且聽一首古老的《牛歌》:“世人聽我說緣由,獸中最苦是耕牛,春夏秋冬出苦力,四時耕種求全收,奉勸世人惜耕牛,人畜兩旺樂悠悠。”
可是人們食其肉,謀其皮,老牛年老力衰,還被送入屠房,命運何其悲!
清朝魯一同作了一首賣耕牛的詩歌:“賣耕牛,耕牛鳴何哀!原頭草盡不得食,牽牛蹢躅屠門來。牛不能言但鳴咽,屠人磨刀向牛說:有田可耕汝當活,農夫死盡汝命絕。旁觀老子有幅巾,戒人食牛人怒嗔:不見前村人食人!”
年荒時代,耕牛自身難保,那是耕牛的悲哀!只有在印度,人們敬牛如神,母牛被視為“聖牛”,還專門為牠們設有《養老院》,當牛老體弱難於覓食時,便被送入養老院安度晚年。
在尼泊爾,牛為國獸,黃牛受到法律的保護,嚴禁屠殺。每年8月,定為“牛節”,全國慶賀8天,給黃牛扎花掛紅,頂禮膜拜,牛的地位,崇高無比。
所以有些人喜歡以牛自居,電影劉三姐裡的阿牛哥,憨直、勤勞、善良、而贏得劉三姐的芳心;一名“阿牛”的歌星,不知風靡了多少男女歌迷;吉隆坡怡保律有一間〈牛記〉餐廳,客似雲來;甲洞也有一間〈牛魔王〉西餐屋,環境優美;半山巴也有一間〈彭牛車行〉,歷史悠久;已故漫畫家兼教育家黃堯,就以〈牛鼻子〉為名,蜚聲中外;英國最有名的大學有牛津大學,科學家牛頓等等,不計其數。
在我的朋友中,有一位性格倔強的人,取名“鐵牛”;一位善於牛飲者,取名“黑牛”;一位耿直,遇事勇往直前的學友,自稱“剛果牛”;一名體形高大,很會勞作,也自嘲“大水牛”。早期人民黨與勞工黨組成社陣,牛頭的標誌最為突出,號稱“牛頭黨”,也曾紅極一時。以牛為名或商標者,不知幾許,這些名有自強、自謙、自謔,決非自輕自賤。所以大家都不以為意,欣然接受。牛,不但在十二生肖中佔有一席之地,股市最受歡迎,還有人姓牛呢!
但是有一種人,是最怕人家稱他為「牛」的。因為這種人本身缺乏素養,蠻橫無禮,有如一頭蠻牛,若要跟這種人講道理,就像對牛彈琴。尤其說到土牛、黃牛、黃牛黨,他會很敏感,眼睛就會睜得圓圓像牛魔王的眼,要喊打喊殺,就像魯迅筆下的“阿Q”,因為頭生癩瘡疤,諱說「癩」字,以及一切近於「賴」的音。後來推而廣之,連「光」和「亮」也不准人說,最後連「燈」和「燭」都不許講。一犯禁忌,不管有心無心,阿Q便全疤通紅發起怒來,要罵人打人。
人與牛的關係太過密切,才會產生很多牛的成語或俗語,其中有褒有貶,有人愛牛,有人怕牛,愛恨交集,胥視其本性而定了!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