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8年4月11日 星期五

不愛門面愛體面


9月7日下午,與數位宗親去麻坡參加當地黃氏宗親會37週年紀念晚宴。漸黃昏,未到麻坡大橋之前,經過一個小小的街市,兩旁的板屋商店,髹上了朱褐色的新漆,配上白色的窗戶線條,非常搶眼,使我驚嘆,這些小地方的市民,都懂得藝術美感!
進入市區,我們不熟悉宴會地點,尋尋覓覓,東張西望,緩慢行駛,看到麻坡的市容,披上了新裝。在市區繞了一兩圈,我反而是給市區一些建築物的鮮麗色彩所迷惑了。
這些老店,髹上了黃色,再把窗框及各種圖案,油上白色,凸顯線條,整間店舖,顯得清新格麗,予人一種協調柔和的美感。接著一連出現好多間同樣的色調,我對駕車的宗親說,我們黃色很高貴,很鮮艷,現在已漸漸流行起來,所以很多店舖建築,都互相仿照,髹上了黃色,多麼顯著!我們吉隆坡的會所和我自己的車行門面,就是選擇深黃色的,再髹上白色線條,與這裡的色調不謀而合。
駕車的宗親,叫我看路找地點,不要只顧欣賞。我說麻坡縱橫僅有數條馬路,有關酒店走不了,我一面尋找,一面欣賞街景,心中感到暢快。車子轉入另一條街,一些陳舊的老店,則髹上粉紅的顏色,再配上白色線條,也是艷麗無比,就像老梅吐艷,令我驚喜。因為這種色調很符合我的觀念,也是我時常向朋友強調和主張的。
這些老店,原是老能龍鍾,班駁不堪,今天像是徐娘換上了新裝,更有風韻,更長精神。
車子繞著市區行駛,猛一抬頭,無意中看到行人天橋上面寫有彩虹酒店的指示名字,還看到麻坡會長黃德華在路旁等待迎接。我告訴他們為了貪看街景,延誤了一些時間,並問他們麻坡的店舖建築,怎麼突然粉刷一新,井然有序?
“哦!我們麻坡去年升格為市,為了迎接明年的旅遊年,所以當局規定要店主商家,按照指示,粉刷一新,每條街的建築物規定一種顏色,以紅、黃、青、藍、紫等,以迎接喜慶和遊客。”麻坡的宗親欣然回答。
難怪所髹的顏色那麼有規範,那麼有藝術美感!我料想,明年的麻坡,整個市容必定煥然一新,宛如一座“藝術城”,也像是一位披上新裝的貴婦,
令人傾慕,屆時一定要來觀賞良辰美景。
我不是藝術家,但卻喜歡欣賞建築的色彩藝術,因為它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。就像豐子愷在《美術與人生》所說的:“形狀和色彩有一種奇妙的力,能在默默之中支配大眾之心。因為是用人工巧妙地配合的,故其支配人心的力更大,這叫著美術的親和力。建築在美術中形體最大,其親和力也最大。又因為我們的生活大部份在建築物中度過,故建築對於人生的影響也最深。”蔡元培也指出:“建築有如代表一種人生觀,其容體、氣韻與我們息息相通。”
現代化的高樓大廈,大多是黑色玻璃,除了雄偉壯觀,氣派豪華之外,對我來說,沒有什麼藝術的欣賞價值,反而是那些陳舊的百年老店,對我更有吸引力。
這些老店的外型“門面”,都有各種藝術的圖案設計,即使門窗樑柱,都是別出心裁,有些還有花鳥吉祥動物,是藝術文化與建築的綜合結晶。在新加坡的芽籠、馬六甲的荷蘭街等,都有很多這些文化藝術色彩濃厚的老店,被政府列為保護文物;檳城、吉隆坡及各城鎮,都各有千姿百態的不同老店。
老店就像陳年老酒,越老越醇,更像藝術古董,越老越有價值。吉隆坡就有整排的老店,雖被拆除重建,但當局仍保留其門面,就是重視其歷史價值。可惜我就看到很多老店,就像被人遺棄,行將就木的老人,門面破舊,斑駁不堪,就像枯槁的老人黑斑,臉如死灰,毫無生氣。看到這些老店,處境堪憐,內心總會掀起無限的傷感!
我感到傷感的是業主不懂是寶,不會珍惜,更重要的是從其門面,可以反映業主的文化思想素質。
我們華人做生意,愛講究“體面”,也就是所謂“面子”,所以有時往往要打腫臉皮充胖子。吃飯應酬,講究排場氣派,要爭給錢,就是為了面子。所以福建人有句俚語:“輸人無輸面”就是這個道理。有時不給面子,就會引起很多問題,甚至鬧出人命。可見人們重視面子,甚至比生命還重要,認為面子是代表他們的尊嚴,為了面子,往往產生了很多是虛偽的造作。但是為了面子,很多人卻忽略了比面子更重要的“門面”,包括招牌廣告。
只要我們稍為注意,可以看到很多店舖建築,包括有歷史文化藝術的老店也好,或是新式的商店,很多業主都不注重它的門面,任它色調陳舊,斑駁脫落,不堪入目,甚至漆黑一片,猶如黑店,也毫不在乎;有些人在交際應酬,可以一擲千金,但代表自己門面的招牌廣告,都不捨得花點錢請名家書寫,而任由普通廣告公司擺佈,寫出差劣的字體,甚至連錯字都有,令人貽笑。
這些門面,天天讓人觀看,給人先入為主的感覺,可以成為自己的標誌,才是真正代表業主或商家的尊嚴與體面,可惜業主卻不肯花些金錢去美化它,給人留下邋遢的不良印象。
另一方面,有些業主雖然把店舖粉刷一新,但整間門面同樣顏色,多是平淡乏味,顯不出生機。有些用色大膽,採用深色,如深紅、深褐、深藍、深青、深黃等,但不會配色,顯得很濁,毫不諧和,反而予人沉悶憂郁的感覺。很多幼稚園採用五彩濃妝,但沒有諧和,就是患上這種通病。
其實,顏色不怕深,最怕不懂配色。採用深色,假如再把建築物的線條、窗框、或其他圖案,油上白色,就能把整座建築物的輪廓和特點,凸顯出來。麻坡街市的建築物,就是採用這種藝術手法,重顯新貌,令人產生美感。
這使我想起二十年前,吉隆坡曾舉辦一次亞洲太平洋區旅遊會議,為了迎接盛會,市政局曾下令首都各建築物的業主,必須粉刷一新,但是缺少規劃,無法振奮人心,雖然披上了新裝,還是覺得雜亂無章。
1994年,我到歐洲旅遊,歐洲城市的建築物,充滿藝術的情調,尤其是荷蘭的阿姆斯特丹,整條街市的古老建築,都採用深色,配上白色線條,輪廓非常顯著,產生濃烈的藝術美感,有莊嚴,令人敬仰,也令人心曠神怡。即使民宅,也很注重色調,有如一棟棟藝術之家,使人覺得,這些業主居民,富有文化藝術的素養。中國新興城市大連的建築色彩,最具歐洲風格,幽雅清新,予人一種朝氣蓬勃,欣欣向榮的感覺。原來大連市長規定,每隔數年,全市建築物必須粉刷一次。青島的建築物,很多也具有歐陸風格,也是採用深色,配上白線條,非常醒目,有勇敢創新的感覺。一所建築之美,就像汽車一樣,在於線條,而白色可說在顏色中的親善大使,只要懂得應用它,不管濃妝淡抹,就會起中和協調作用。色越深越能凸顯線條之美,可惜很多人不懂白色的妙用,無法令人產生賞心悅目的美感。所以我贊賞麻坡市政當局的藝術眼光,能夠有周詳的策劃和規範,把麻坡舊城變新貌,使人民沈浸在美境中。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