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8年4月15日 星期二

蟬不脫殼不成長

入夜時分,突聞陣陣“知知”長鳴,復有東碰西碰的飛撞聲音,干擾了我閱讀夜報的情緒。
已經很久沒有聽到這種蟬聲了,今晚竟飛進了廳堂,是一隻似曾相識的青蟬,滿身翠綠。它上下荒亂逃竄,跌跌爬爬,總是碰壁。它一面飛,一面聒噪,聲音凄切,如泣如訴。它喜歡飛碰燈光,有時棲在壁上,迷失了方向,不知何處是歸途。
我童心未泯,一個箭步,手到擒來,那是童年捉蟬的妙法。它在我掌中,脫身不得,只能哀鳴求饒。我無意傷害它,只是回顧童年的情趣。小時住在鄉下,時常都可以捉到蟬兒,有青色,也有褐色。蟬是一種昆虫,頭短翅透明,俗稱“知了”,雄的腹部有發音器,越捏越大聲,我們就是喜歡把它捉來拿捏取樂。
說到蟬,使我想起50年前的一件罕聞。 當時,甲洞森林研究院的山林,突然湧現大量的“蟬蛻”,成為村民尋寶的熱潮。所謂“蟬蛻”,就是蟬從幼虫蛻變成長,而脫下來的皮殼,輕如薄膜。在中醫是珍貴的藥材,可以去風止癢。當時有人無意中發現了蟬蛻,揀去藥材店賣,結果一傳十,十傳百,消息不脛而走,村民不顧毒蛇蟲豸的危險,竟相到森林尋找蟬蛻。
我們住在附近,大姐和幾位姑姑,當然也不落人後,結伴到山林揀寶。大家準備了紙袋、布袋、乾糧、茶水等,有時用香蕉葉包住熱騰騰的木薯充飢,一進山就是一整天了。
進入山區,知知聲浪,此起彼伏,不絕以耳。樹葉掛滿了蟬的空殼,也就是蟬蛻,有的跌落滿地,俯拾皆是,大家滿載而歸,不亦樂乎。因為蟬蛻太輕,有貪婪者妙想天開,竟在軀殼內暗置小石,增加重量,結果第二次就失手,弄得尷尬不已。也有一村民爬樹擷取,突被一只蟒蛇纏住雙腳,被人救下的趣聞。
蟬蛻的出現,只此一次,以後便沒有再聽聞。蟬在中國是一種秋蟲,在古代是清高品格的象徵。關於蟬的傳說很多,古人以為,糞蟲至穢,變為蟬而飲露於秋風;腐草無光,化為螢而耀采於夏月。所以菜根譚就有一則:“淨從穢生,明從闇出”的名言,固知潔常自污出,明每從晦生也。另有一則《齊后化蟬》的典故:傳說古代齊王后因忿恨而死,死后屍體化為蟬,所以將蟬稱為齊女。
蟬代表清高,所以古時文人, 都愛詠蟬或自喻為蟬,以表高潔。 唐代有“詠蟬三絕”,第一是虞世南的《蟬》;二是駱賓王《在獄詠蟬》;三為李商隱
的《聞蟬詩》。
“垂緌飲清露,流響出疏桐;居高聲自遠,非是借秋風”。
虞世南的這首《蟬》詩,句句詠蟬,卻沒有一做蟬字,可說是最具代表性。蟬吸飲冰潔的清露,以清聲幽遠代表其人格才華,並非是依賴別人的。
駱賓王《在獄詠蟬》:
“西陸蟬聲唱,南冠客思深。不堪玄鬢影,來對白頭吟。
露重飛難進,風多響易沉。無人信高潔,誰為表予心。”
唐初四傑的駱賓王,在高宗時,因上疏諷諫,觸怒武則天,被誣下獄。他就作了這首詩以蟬自傷,清白見誣。“露重”與“風多”,表示處境險惡,雙翅沾露,難振翼高飛,鳴聲也被風所吹,雖悲鳴不平,誰來替他剖白心跡呢?
“本以高難飽,徒勞恨費聲。五更疏欲斷,一樹碧無情。
薄宦梗猶汎,故園蕪已平。煩君最相警,我亦舉家清。”
李商隱的上述《聞蟬詩》,也是借蟬自喻,蟬餐風飲露,難得飽食,徒然哀鳴至五更,聲嘶力竭,所托身的樹仍然無動於中,陳情呼求也是徒勞;他從蟬聲得到警惕,他全家很清平,與蟬相似。蟬是代表失意人的哀苦之聲。所以常會被人譏為“自鳴清高”。 李商隱乃清道之士,以蟬自喻,不羡蜣螂穢飽,寧為元蟬潔飢。比喻不做卑鄙小人,貪官污吏(蜣螂糞虫),吃得腦滿腸肥;寧可清廉,正而不足。
唐代著名女詩人薛濤,相傳為一歌伎,她也作了一首《蟬》:“露滌清音遠,風吹故葉來。聲聲似相接,各在一枝栖”。蟬兒高居枝葉,經過露水的洗濯,翅翼更明澈,聲音也更幽遠,風吹蟬嗚,她實在是詠物自傷,抒發內心的孤獨。
古時貴顯者所戴的冠,上有蟬飾,並插以貂尾,稱為“蟬冠”或“貂蟬冠”;漢時侍中和中常侍的冠飾,則稱為“金蟬”,可見蟬兒高潔,受人尊重,成語“金蟬脫殼”,比喻逃避。
孟浩然有詩句:“日夕涼風至,聞蟬但益悲”。蟬會悲嗚,會令人感同身受。然而到了天寒,蟬兒不嗚,人遇事不敢直言,就會被人形容為“噤若寒蟬”或“仗馬寒蟬”,像皇宮門外的儀仗隊中的立馬和深秋的知了(蟬),比喻不聲不響。
蟬有醫藥價值,古人捕蟬,要把火點亮。所以有一句典故:“耀蟬者務在明其火”,意思是說,捕蟬的人一定要把火光點得亮亮的。因蟬愛追逐光明,比喻治國者必須提高自己的品德修養,搞好政治,方能使天下百姓來投奔。
樹不換葉不會長高,蟬不脫殼不會長大,人不學規矩不會長進。這句諺語告訴我們,人要長進,一定要學習規矩禮儀,破舊立新。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