深夜宴罷歸來,家人告訴我,李秀添老師的外孫女葉慧玲從北京到來,我立刻回電給她。她說給我帶來京劇光碟,我雖略帶微醺,立即驅車又回到吉隆坡她所下榻的酒店大廳找她。
我拿著兩盒光碟一看,其中一個是“秦香蓮”, 真是太好了,腦海裡又立刻浮現童年時,祖母最擅長講述陳世美不認妻的故事,另一套是岳飛大戰牛頭山的抗金故事。
由於事務繁忙,我已經幾年沒有觀賞過錄影帶,更遑論京劇 ? 她真的替我帶來京劇光碟,令我見獵心喜,如獲至寶。
李老師的長女小盧與夫婿葉繼山,五十年代初期回北京讀書,就在那兒定居下來。這位外孫女,最近當了導遊,才有機會常帶隊到吉隆坡,我也數次載她探訪年高體弱,常在床褥的外婆李師母。
她每次總帶來一些小食禮品,曾托我買個傻瓜相機,我竟忘記。我說年紀大了,記憶減退,很善忘。沒想到,下回來時,她竟替我帶來幾盒健腦補品。我叫她不必多禮,我說我喜愛京劇,是否可以替我選購京劇光碟 ?
這一回,她真的帶來兩個光碟,第二天晚飯過後,犧牲了家人的電視節目,我迫不及待就播放<秦香蓮>。
一陣開鑼的喧天鼓聲,驟如急雨,悅耳的胡琴,悠悠蕩蕩,優美的唱腔,如聽仙樂,立即令我進入忘我的境界。雖然我看過很多關於秦香蓮的電影,但是對於唱詞優美的京劇,我是百看不厭的。
這個劇本,不論念白或唱詞,都是卡拉OK式的中文字幕,令人一目了然,理解劇情。陳世美為了榮華富貴,不認糟糠之妻秦香蓮,還企圖要殺害妻兒,忘恩負義,為包青天所鍘。秦香蓮的泣訴,一字一淚,感人肺腑,連一向把大鑼大鼓的古裝劇,當做是道士唸經的孩子,也突然興趣起來,一同觀賞,且深為感動。
我陶醉在劇情,如飲醇醪。由於畫面清晰,字幕清楚,非常符合我的品味。我又立刻撥電給她,要求她下回替我買更多的光碟,十張,二十張或更多都可以。我不知為什麼,突然貪婪起來,不過我有一個附帶條件,一定要她收錢。
說到京劇,其實我是門外漢,在學生時代就喜歡收聽北京電台的京劇節目。我完全不明白唱詞的內容,但我卻喜歡它那悠揚悅耳的拉唱腔調,優美的旋律,環繞耳際,令我如癡如醉,加上我喜歡國學和藝術,而京劇被譽為中國的國粹,是文化藝術的瑰寶,愛屋及烏,我開始迷上了京劇。
約二十年前,吉隆坡普天戲院突然來了一部武打京劇片,優先放映半夜場,我先睹為快,立即趕去買票。
偌大的戲院,觀眾寥若晨星,來的多是手牽手的親密情侶。待到正戲放映,鑼鼓喧天,鏘鏘不絕,主將出場,雄姿威武,唱腔渾厚。安知一對對的情侶,相繼離去,有者還發出媽媽聲。原來他們不知什麼是京劇,此後,再也看不到任何京劇片的上演。
馬中建交之後,開始有了文化交流,數年前有〈兒童京劇雜技團〉在沙阿南市政廳演出,是一項籌款義演,小小年紀,已有精湛的演技,博得掌聲如雷。觀賞之後,我還買了一件印有京劇穆桂英的衫衣,經常穿去晨運。去年雪隆華校董聯會請來鄉〈北京少年京劇及雜技團〉,演出籌款,我協助攝影,再有機會觀賞。
在大馬,京劇被認為是曲高和寡,很少人會欣賞,因此難得一見。後來有了錄影帶,京劇片猶如鳳毛麟角,不易尋獲,即使偶而買到,不是畫面不清,就是缺少對白字幕,難以全面理解,美中不足。後來知道文化界老前輩姚拓先生有京劇錄影帶,我就向他借了幾個來看。
91年4月,我到台北榮民總醫院準備施手術醫治腦瘤,因部位危險,命運難卜,只好聽天由命,泰然處之。晚飯過後,我總愛到醫院前的廣場,欣賞四周的繁花美景。我看到一名老榮民坐在石階,伴著收音機,正在聚精會神地聽唱京劇歌曲。
我像遇到了知音,與他侃侃而談。他說:榮總醫院每三幾個月就有一次京劇演出,以慰老榮民(從大陸退到台灣的老兵),剛巧多兩晚就有演出。
醫院內竟有劇院,真是天大的喜訊,不管生命如何,且樂生前一齣戲,我邀太太一同觀賞,還叫她帶來相機配備。這是一齣薛丁山大戰竇仙童的故事,兩人一戰定良緣。沒想到來醫病,無意中竟能得得償夙願,平生首次觀賞到精彩絕倫的京劇。好戲結束,我意猶未竟,立刻走去後台,要求與演員拍照為念,太太心事沉重,難展歡顏。數日後,檢驗結果,証明無事,乃是吉隆坡專科醫生的誤診,引起虛驚,她才重露笑容。
馬中兩國開放後,我在90年杪,首次到北京旅遊,就想觀賞京劇,但感知音稀,團員竟無一人附和,反被安排觀賞雜技。次日飯後,我在王府井漫步,我詢問一名溫雅的青年,何處有京劇演出 ? 他向我端倪一下回答說:“那是洋人看的,我們年青人都不愛看了,此地沒有哇。”我以為京劇是國劇,來到北京,必定到處有劇院,結果令我失望,我僅能在購物中心買幾個梅蘭芳的京劇錄音帶,聊勝於無。
第二年,我到北京檢查身體,由李老師女婿安排我到一間專科醫院,診視曾被誤為腦瘤驚魂的三叉神經痛。因我沒跟團,有了自由的空間,北京的朋友,就帶我到梨園劇場看京劇,一償夙願。
劇場不大,但很雅致,佈置特別,席座前擺有几桌,以供茶點。穿著民族服飾的女待,滿臉笑盈盈,不時端上香茶和小點,讓你一面品嚐,一面觀賞。
觀眾漸多,雖未滿座,但一眼所見,一半以上都是洋人,証明那位青年所說不假。他們多是游客,是慕名而來觀賞中華民族戲劇藝術的精品。我心想,他們怎能看得懂京劇 ? 迨至演出,舞台兩側分別懸有中英字幕的幻燈說白,我才恍然大悟,洋人一樣可以理解故事內容。
梨園劇場可說是專為游客演出,挑選三幾齣內容精簡的短劇。除了優美的旋律,徐疾抑揚,變化多端,生旦凈丑的唱念做打,翻滾跳躍,是多麼的精湛熟練,樂隊也分文場和武場,七彩五花的條紋臉譜和扮相,可以辨別忠奸邪惡的不同人物性格、思想情緒,即使服飾都可顯出他們的身份性格和特徵。
最具風趣的是丑角,面部鼻樑上畫有一塊白粉,幽默詼諧,行動滑稽,有性格善良的正面人物,也有奸詐刁惡,行動愚蠢的反面人物。
從來不看香港電視集的我,看了演出,真是淋漓痛快,陶然忘我,就像吸入一股清氣,頓時長起精神。我才真正體會到京劇的藝術,是包括文學、音樂、舞蹈、美術、武術在內的綜合藝術,有崇高的意境,至此對京劇也增添一層認識。
情牽北京,我連續四年到北京觀賞京劇,也到老舍茶館聽唱,因為在北京賞京劇,與榮總看京劇的韻味,是截然不同的。
到中國旅遊,不論晨昏,每次看到有三、五樂齡人士,在公園拉唱京曲,我必駐足傾聽。在賓館房間,扭開電視,若有京劇節目,我就不想外出了。
我在北京買了幾盒京劇臉譜的紀念品,還有關公和張飛的京劇大臉譜,掛在牆壁,威鎮大廳,獨具一格。母親看到五花怪臉,叫我別掛,至到最近大孩子喜歡,才討了去。在吉隆坡,我還參加過繪制京劇臉譜的一次比賽,當然是屬於玩票性質,我對京劇,可說情有獨鍾。
我拿著兩盒光碟一看,其中一個是“秦香蓮”, 真是太好了,腦海裡又立刻浮現童年時,祖母最擅長講述陳世美不認妻的故事,另一套是岳飛大戰牛頭山的抗金故事。
由於事務繁忙,我已經幾年沒有觀賞過錄影帶,更遑論京劇 ? 她真的替我帶來京劇光碟,令我見獵心喜,如獲至寶。
李老師的長女小盧與夫婿葉繼山,五十年代初期回北京讀書,就在那兒定居下來。這位外孫女,最近當了導遊,才有機會常帶隊到吉隆坡,我也數次載她探訪年高體弱,常在床褥的外婆李師母。
她每次總帶來一些小食禮品,曾托我買個傻瓜相機,我竟忘記。我說年紀大了,記憶減退,很善忘。沒想到,下回來時,她竟替我帶來幾盒健腦補品。我叫她不必多禮,我說我喜愛京劇,是否可以替我選購京劇光碟 ?
這一回,她真的帶來兩個光碟,第二天晚飯過後,犧牲了家人的電視節目,我迫不及待就播放<秦香蓮>。
一陣開鑼的喧天鼓聲,驟如急雨,悅耳的胡琴,悠悠蕩蕩,優美的唱腔,如聽仙樂,立即令我進入忘我的境界。雖然我看過很多關於秦香蓮的電影,但是對於唱詞優美的京劇,我是百看不厭的。
這個劇本,不論念白或唱詞,都是卡拉OK式的中文字幕,令人一目了然,理解劇情。陳世美為了榮華富貴,不認糟糠之妻秦香蓮,還企圖要殺害妻兒,忘恩負義,為包青天所鍘。秦香蓮的泣訴,一字一淚,感人肺腑,連一向把大鑼大鼓的古裝劇,當做是道士唸經的孩子,也突然興趣起來,一同觀賞,且深為感動。
我陶醉在劇情,如飲醇醪。由於畫面清晰,字幕清楚,非常符合我的品味。我又立刻撥電給她,要求她下回替我買更多的光碟,十張,二十張或更多都可以。我不知為什麼,突然貪婪起來,不過我有一個附帶條件,一定要她收錢。
說到京劇,其實我是門外漢,在學生時代就喜歡收聽北京電台的京劇節目。我完全不明白唱詞的內容,但我卻喜歡它那悠揚悅耳的拉唱腔調,優美的旋律,環繞耳際,令我如癡如醉,加上我喜歡國學和藝術,而京劇被譽為中國的國粹,是文化藝術的瑰寶,愛屋及烏,我開始迷上了京劇。
約二十年前,吉隆坡普天戲院突然來了一部武打京劇片,優先放映半夜場,我先睹為快,立即趕去買票。
偌大的戲院,觀眾寥若晨星,來的多是手牽手的親密情侶。待到正戲放映,鑼鼓喧天,鏘鏘不絕,主將出場,雄姿威武,唱腔渾厚。安知一對對的情侶,相繼離去,有者還發出媽媽聲。原來他們不知什麼是京劇,此後,再也看不到任何京劇片的上演。
馬中建交之後,開始有了文化交流,數年前有〈兒童京劇雜技團〉在沙阿南市政廳演出,是一項籌款義演,小小年紀,已有精湛的演技,博得掌聲如雷。觀賞之後,我還買了一件印有京劇穆桂英的衫衣,經常穿去晨運。去年雪隆華校董聯會請來鄉〈北京少年京劇及雜技團〉,演出籌款,我協助攝影,再有機會觀賞。
在大馬,京劇被認為是曲高和寡,很少人會欣賞,因此難得一見。後來有了錄影帶,京劇片猶如鳳毛麟角,不易尋獲,即使偶而買到,不是畫面不清,就是缺少對白字幕,難以全面理解,美中不足。後來知道文化界老前輩姚拓先生有京劇錄影帶,我就向他借了幾個來看。
91年4月,我到台北榮民總醫院準備施手術醫治腦瘤,因部位危險,命運難卜,只好聽天由命,泰然處之。晚飯過後,我總愛到醫院前的廣場,欣賞四周的繁花美景。我看到一名老榮民坐在石階,伴著收音機,正在聚精會神地聽唱京劇歌曲。
我像遇到了知音,與他侃侃而談。他說:榮總醫院每三幾個月就有一次京劇演出,以慰老榮民(從大陸退到台灣的老兵),剛巧多兩晚就有演出。
醫院內竟有劇院,真是天大的喜訊,不管生命如何,且樂生前一齣戲,我邀太太一同觀賞,還叫她帶來相機配備。這是一齣薛丁山大戰竇仙童的故事,兩人一戰定良緣。沒想到來醫病,無意中竟能得得償夙願,平生首次觀賞到精彩絕倫的京劇。好戲結束,我意猶未竟,立刻走去後台,要求與演員拍照為念,太太心事沉重,難展歡顏。數日後,檢驗結果,証明無事,乃是吉隆坡專科醫生的誤診,引起虛驚,她才重露笑容。
馬中兩國開放後,我在90年杪,首次到北京旅遊,就想觀賞京劇,但感知音稀,團員竟無一人附和,反被安排觀賞雜技。次日飯後,我在王府井漫步,我詢問一名溫雅的青年,何處有京劇演出 ? 他向我端倪一下回答說:“那是洋人看的,我們年青人都不愛看了,此地沒有哇。”我以為京劇是國劇,來到北京,必定到處有劇院,結果令我失望,我僅能在購物中心買幾個梅蘭芳的京劇錄音帶,聊勝於無。
第二年,我到北京檢查身體,由李老師女婿安排我到一間專科醫院,診視曾被誤為腦瘤驚魂的三叉神經痛。因我沒跟團,有了自由的空間,北京的朋友,就帶我到梨園劇場看京劇,一償夙願。
劇場不大,但很雅致,佈置特別,席座前擺有几桌,以供茶點。穿著民族服飾的女待,滿臉笑盈盈,不時端上香茶和小點,讓你一面品嚐,一面觀賞。
觀眾漸多,雖未滿座,但一眼所見,一半以上都是洋人,証明那位青年所說不假。他們多是游客,是慕名而來觀賞中華民族戲劇藝術的精品。我心想,他們怎能看得懂京劇 ? 迨至演出,舞台兩側分別懸有中英字幕的幻燈說白,我才恍然大悟,洋人一樣可以理解故事內容。
梨園劇場可說是專為游客演出,挑選三幾齣內容精簡的短劇。除了優美的旋律,徐疾抑揚,變化多端,生旦凈丑的唱念做打,翻滾跳躍,是多麼的精湛熟練,樂隊也分文場和武場,七彩五花的條紋臉譜和扮相,可以辨別忠奸邪惡的不同人物性格、思想情緒,即使服飾都可顯出他們的身份性格和特徵。
最具風趣的是丑角,面部鼻樑上畫有一塊白粉,幽默詼諧,行動滑稽,有性格善良的正面人物,也有奸詐刁惡,行動愚蠢的反面人物。
從來不看香港電視集的我,看了演出,真是淋漓痛快,陶然忘我,就像吸入一股清氣,頓時長起精神。我才真正體會到京劇的藝術,是包括文學、音樂、舞蹈、美術、武術在內的綜合藝術,有崇高的意境,至此對京劇也增添一層認識。
情牽北京,我連續四年到北京觀賞京劇,也到老舍茶館聽唱,因為在北京賞京劇,與榮總看京劇的韻味,是截然不同的。
到中國旅遊,不論晨昏,每次看到有三、五樂齡人士,在公園拉唱京曲,我必駐足傾聽。在賓館房間,扭開電視,若有京劇節目,我就不想外出了。
我在北京買了幾盒京劇臉譜的紀念品,還有關公和張飛的京劇大臉譜,掛在牆壁,威鎮大廳,獨具一格。母親看到五花怪臉,叫我別掛,至到最近大孩子喜歡,才討了去。在吉隆坡,我還參加過繪制京劇臉譜的一次比賽,當然是屬於玩票性質,我對京劇,可說情有獨鍾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