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8年4月11日 星期五

拾荒

50年代初期,有一句很流行的口頭禪,就是“嘜咯車”。 “嘜咯車”是客家語,“嘜咯”的意思是“罐子”, “嘜咯車” 是指當時的“日本車”,形容日本車是用罐子製造的,車身像罐子那麼單薄。
當時日本車剛剛銷售到馬來亞,因為日本曾發動侵略戰爭,慘酷屠殺百姓,生靈塗炭,人們對日本的殘暴記憶猶新,故對日本車有所排斥,再加上當時日本向本邦收購各種罐子廢鐵,人們很自然就想到日本車是用這些罐子廢鐵所製造的。因此,把日本車形容為“嘜咯車”,有些人直接把日本車說是牛奶罐做的,極度藐視,日本車也鮮有人問津。
的確,那個時代,連破罐子都有人要,大家爭相撿拾,尋找外快。也許日本戰後,百廢待興,資源缺乏,連廢鐵爛罐都要。拾荒,撿破爛,遂成了一行新興的行業。
我們堂兄弟多人,才唸小學三、四年級,都幹起拾荒的工作。遇到各種罐子,不論牛奶罐、美祿罐、阿華田罐、……就像拾到寶,屋子周圍的空罐,頓時被撿得乾乾淨淨,銅鐵鋁製品,價值更高,更受歡迎。為了撿拾這些廢物,撥草尋罐,不怕蛇蠍,連隱藏在叢林內的腐蝕爛罐,也不放過。
住家附近的罐子都被撿完了,沒有貨源,我們開始向垃圾堆進軍了。我們準備一個麻包袋,一把小鋤頭,麻繩等,就騎腳車到垃圾場。當時掃街倒垃圾的,幾乎一百巴仙是印度人,他們拉著兩個大輪的木製垃圾車,把垃圾一倒,我們就爭相尋找各種罐子,其中牛奶罐是最普遍的,多是咖啡店的產物。
垃圾場是臭氣沖天,極不衛生的地方,但是為了撿拾罐子,腐臭也不所謂,久而久之,如入鮑魚之肆,久而不聞其臭。垃圾堆上的新罐,即使跑慢一步,也會被別人搶先撿去。僧多粥少,供不應求,大家動腦筋,用小鋤頭鋤垃圾,把深藏的罐子也挖出。我們越鋤越深,罐子埋藏越久也越腐爛,但無所謂,只要是罐就是寶。
我們不懂防範,赤腳空手,挖鋤爛罐,有時不小心,手腳都會割傷,弄到鮮血直流。撿到一大袋,就可滿載而歸,把它倒在地上,再用鐵鎚把空罐子打扁,結結實實,然後再裝進麻包袋,慢慢累積,一包一包存放在屋旁。
當有人駕小囉哩上門收購,就是我們最歡欣的日子。雖然一大麻包袋僅能賣到三幾塊錢,但對我們小孩已經是很大的數字,何況這是勞力血汗換回的代價。這種收穫的喜悅是無法形容的,也給大家帶來鼓舞,我們越幹越起勁,一有空,就騎著腳車,帶著鋤頭和麻包袋,到處尋找垃圾堆。後來,聽說有人拾荒得了破傷風逝世,我們才害怕,後來無人問津,也就停止再撿破爛。

沒有留言: